阿闪啊 发表于 2022-4-8 21:01:04

太过于感性的人如何变得理性?

感性的人通常有着细腻的内心和丰富的情感,他们更善于发现大千世界的复杂与浪漫。但“佳物不独来,万物同相携”,从另一个方面而言,发达的感性思维有时会影响人的理智,降低人的判断力和幸福感。那么一个太过于感性的人,想要变得理性一些,应该如何做呢?



一.管理情绪:正视并接纳自己的一切情绪

过于感性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特点: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。我们如果不能管理好这些情绪,容易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事,或是沉湎于某种情绪太久,给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。情绪管理并不意味着压抑和逃避情绪。很多人认为,只要让情绪消失,或者狠狠地压制住情绪,就是做好了情绪管理。事实恰恰相反,积压的情绪一旦爆发,会更加具有破坏性。

想要变得理性,并不是说要消除一切情绪,而是去学着在完全理解、接纳自己情绪的基础上,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,并控制自己的行为。我们需要想清楚的一点是,没有哪种情绪是真正意义上的坏情绪,他们其实都在帮助我们和世界交流互动,让我们成长进步。所以当你觉得有些失控时,告诉自己:这些情绪是正常的,当遇到情绪时,我们可以试着想象有另一个自己从身体里抽离出来,像个招待客人的主人一样,对那些突然到来的情绪说:又来了啊,没关系不急,先坐下喝杯茶再说。



二.透过现象看本质:学会分析情绪背后的“深层原因”

做到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,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之后,至少可以保证我们不会落入“因为抗拒或害怕情绪,而产生更多情绪”的恶性循环中。但仅仅如此还不够,要始终记得,那些情绪是客人,让他们“坐下来”之后,我们作为主人,要去和他们沟通,也就是去分析他们到来的原因和目的。我们为什么会产生那些情绪?

举个例子。有一天你看到公众号给你推荐了一篇文章《月入不过万的穷人不配拥有爱情》,你感到一阵复杂的情感冲上脑门。这时候我建议你先冷静下来找张纸,在纸上写下几个问题并作出回答:

1.我感到哪几种情绪?(愤怒、悲伤、忧愁)

2.产生的原因是什么?(因为我就是月入不过万的人,我也曾怀疑我不配拥有爱情,同时对现在的媒体为了博眼球写这种文章感到愤怒)

3.以上原因背后隐藏了那些信息?(隐藏了我对自己经济状况的不满,对过去失败恋爱经历的痛苦,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)



经过对自己情绪的分离、解构,我们发现那些表象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。我们的情绪并非从天而降,而是潜伏的心结(比如对自己经济、恋爱状态的不满)被一个“导火索”(一篇标题党文章)点燃而爆炸。“焦虑的反面是具体”,任何情绪的产生也有深藏不露的具体原因。找到原因后,我们的注意力重心,就会逐渐从“情绪”上转移到“情绪的本质”上来。



三.理性地思考和行动:学会“课题分离”

经过辛苦地探索和寻找,我们终于逐渐觉察到了自己产生情绪的一些深层次原因。如果说情绪是枝条,那么那些“深层原因”就是树根。即使你这一次暂时把枝条剪掉了,下一次条件适宜(又出现了新的导火索或刺激源),“枝条”又会重新抽芽,给我们带来又一茬新的烦恼。我们的最优选择,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切实的行动,渐渐清除掉那些“苦涩的树根”。

在这一过程中,由于自身的感性思维,我们很容易因为一些细节而陷入纠结。这时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做事原则:课题分离。这个概念由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提出,一句话概括就是“谁的课题谁来管”,再具体一些就是:1.我怎么做别人无权干涉,别人是否配合、如何评价是他们的事,我也不去干涉。2. 我做好自己的事,结果如何是老天的事;但我如何看待这个结果,是我自己的事。

《老友记》中菲比和莫妮卡就“向别的朋友道歉”一事发生过以下争论,菲比就很好地做到了“课题分离”:

莫妮卡:她还在生气。

菲比:对,我知道。

莫妮卡:菲比,她也在生你的气!你心里不纠结吗?

菲比:我们道了两次歉,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。我知道你讨厌别人生你的气,但你得试着接受。



课题分离并不能理解成“各家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”的自私自利,而是一种理性思维:因为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,所以我们只需遵循自己内心,做好自己想做的就够了,不要去为了别人会如何做而纠结,那只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。接触“课题分离”这个概念以后,我能明显感觉自己的胡思乱想变少了,生活也变得更理性更乐观,不那么容易患得患失。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,给大家推荐一本书《被讨厌的勇气》,里面有更为详细的阐释。



四.生活的最佳状态: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

三毛在《送你一匹马》中写道:   

“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,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。

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,这使我觉得清畅。

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,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。

我当心地去爱别人,因为比较不会泛滥。

我爱哭的时候便哭,想笑的时候便笑,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。

我不求深刻,只求简单。”



理性思维相对于感性思维确实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益处,但“无情未必真豪杰,怜子如何不丈夫”,我们不应当追求一味的理性,真正强大的人都是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结合体。过于感性,会让我们多愁善感,惶惶不安,游走在敏感和崩溃的边缘;但过于理性,会让我们麻木不仁,精于算计,失去了生命本有的真实和温热。

试着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找一个让我们舒服的平衡点,张弛有度地生活,用品味的心体会多姿多样的生命形态。也许阅尽千帆,蓦然回首,你会发现,在经历无数个摸爬滚打、不断历练的过程之后,你不愿也不必再纠结自己是否过于感性或者理性。因为那时的你,既能够不惧伤害,遍尝悲喜,感性地去爱去恨,也能够理性地思考权衡,运筹帷幄,越过生活抛给你的一道道难关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太过于感性的人如何变得理性?